More Projects
在Pavilion S项目之后,ROOI诺亿设计再一次设计了由可回收模块组成的临时建筑,这次的建筑模块可以实现像搭积木一样的灵活搭配组合,并可以多次再利用其模块,甚至移动到其它场地进行再搭建。项目坐落于广州市天河区,原址是一所旧小学,周边是老旧村民住宅和公寓,随着城市现代化的发展,学校已经搬走了很多年,附近社区的老市集和传统市井文化也逐渐消失。旧小学建筑目前由数字潮牌爱范儿运营。为了让城市发展和历史文脉相结合,在这一地区开展新城市市集 ifland 如果岛,激活老旧社区,客户委托ROOI诺亿设计进行临时改造,并建立一个标志性的Pavilion为中心来承载各类集会、演讲等文化活动。
Patch-City Pavilion 是一个对旧建筑的文化复兴项目。客户挑了一个看似非常不起眼的、原小学遗留的一块地基,想通过建筑师的改造让它变成文化性质的空间,希望用一个灵活的物理空间为中心,给当地居民带来丰富的文化生活,也利用这个空间举办各种公共文化活动,比如讲座、讨论会等等,为当地居民提供一个与外界先锋文化交流的平台。
ROOI诺亿设计用一种非常简单的方式介入,植入一个新的空间元素来把原来旧的元素整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新的院落围合的空间格局。这里面能看到自然,人们能在院子里聊天和参观,这个围合的空间也可以做一些文化活动。从材料到构造,都是用最简单但精准的方式。做一个轻介入,通过这种简单的介入,反而能让大家更容易欣赏到叠加在老建筑上的新信息。我们采取了结构和广州城市界面完全统一的方式,使用盒子的形式抽象化表达城市的层叠和打补丁感。在这个老建筑的地台上,业主在这里经常做新的活动,因此,我们认为每一次新设计的介入都是场地生命的延续,我们介入的目的是创造一个更高品质的场所,而不是对原有环境的粗暴破坏。很多老建筑虽然有拆了重盖的可能性,我们中国城市化经历过太多不加任何判断思考的拆除和重盖,你会发现很多生活过的地方变成一种截然不同的崭新面貌,变成了更现代、更先进的状态,但是它跟人的联系其实非常少,这个项目就是轻接触,看似现代和抽象,实际是并没有损坏原来的事物,而是选择了一种“打补丁”策略。
广州这座大都市有着不断叠加和成长的属性,在这一漫长的过程中充满着无限的想象力和集合记忆,Patch-City系列项目的概念正是来源于这个属性,这个人造物体有着看似不断被叠加的结构或者说这个物体不断被“patch(打补丁)”向着远方不断延伸,对于旧建筑遗址来讲,它是一种“演化”。Patch-City Pavilion将来也会被逐渐拆除,并且将会在回收后变为家具走进人们家中或者以另外的形式出现在有需要的环境中。它看似是不完整的建筑,仅仅保留了墙体元素,但其实它既是墙体又是柱子,同时也是窗户,地面则是直接使用了场地本身历史遗留下来的黑白砖,“屋顶”则是空出的天空,因此,他具备了建筑该有的基本元素,并抽象化地表达了叠加与打补丁的概念。墙体和柱子是组成建筑的基本元素,并和周围的城市产生一个对话。功能上这是一个上演人类事件的剧场。凝聚了事件和情感,给当地居民带来丰富的文化生活,也利用这个空间举办各种公共文化活动,比如讲座、音乐会、舞蹈等等,为当地居民提供一个与外界先锋文化相互交流的平台。